患者女,38岁,务农,安徽广德县人。2001年10月家人发现患者无明显诱因变得懒散,经常无故讲听到有人骂她等,在当地精神病医院诊断为精神分裂症,长期给予舒必利1000mg/d,阿普唑仑片0.8mg/d治疗,患者胡语减少,但仍很懒散,平时除吃饭、上厕所等起床外,其他时间均卧床。2009年12月11日晚,患者因“丈夫骂我很难听,我无法接受”而上吊自杀未遂,急诊以“精神分裂症?”收入
重庆精神病医院精神科住院。既往有“贫血”病史,lO年未进行治疗。个性内向,无精神疾病家族史。入院精神检查:意识清晰,面容苍老,与年龄明显不符,接触差,对答欠切题,存在言语性幻听,反应迟钝,情感淡漠,意志活动减退,动作缓慢,无自知力。体格检查:意识清晰,生命体征相对平稳,消瘦,营养差,面部苍白、出现黏液性水肿,乳房萎缩,无眉毛、腋毛及阴毛,外生殖器萎缩。头颅CT未见明显异常,脑电图示轻度异常(慢波增多),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(BPRS)总分48分。
入院后首先给予补液对症处理。2009年12月12日实验室检查,甲状腺功能:总T3<0.30 nmol/L,总T4 7.46 nmol/L,游离T3<0.40 pmol/L,游离T4 0.08 pmol/L,促甲状腺激素3.2 mU/L;生殖激素检查:孕酮<0.318 nmoL/L,雌二醇128.45 pmol/L,催乳素4.27nmol/L,黄体生成素0.29 U/L,促卵泡激素1.9 U/L;皮质醇47.82 nmol/L。患者多次出现低血糖休克症状。经过内分泌科会诊,考虑为垂体功能低下(垂体危象)。再次追问病史,家属述患者lO年前生第2个小孩时出血多,以后就一直“贫血”,未经诊治。结合病史及临床表现等,诊断席汉综合征。当日转内分泌科治疗,给予泼尼松30 mg/d,每日上午8时口服,以后根据检查结果调整剂量长期维持治疗;苯丙酸诺龙25 mg肌内注射,每周2次,维持2周;第4天开始给予左旋甲状腺素钠片50μg/d,1周后加至100 μg/d,长期维持治疗。住院19d,患者生命体征平稳,未见明显幻听,对答切题,带药出院维持治疗。
重庆精神病医院专家阐述席汉综合征在精神科临床较少见,本病引起的精神神经症状可能原因是垂体功能减退直接引起,或继发性其他内分泌功能减退,如甲状腺功能减退等而导致精神障碍。本例患者曾在当地门诊诊断为精神分裂症,长期药物治疗未见明显疗效,病情缓慢发展。提示对于首次门诊诊断的患者,应充分了解病史,注重体格检查及必要的实验室检查,首先排除器质性精神障碍。对于长期门诊治疗无好转的复诊患者,应要求患者亲自到门诊复诊,重新审视诊断的正确性也是必要的。